青銅劍是我國最早的劍嗎?
巧雁子
是
青銅劍是我國最早的劍,可追溯至商周時代。
商周時期的劍身較短,形狀像柳樹的葉子,制作也比較粗糙。至今出土最早的青銅劍,即“鄂爾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銅短劍”就是此種形制。這把劍由扁平銅片制造而成,其形狀為前端尖銳、兩邊有刃,劍身無背,無劍格和劍首,劍身短小精悍。古代武士使用時通常將其佩戴在腰間。
至春秋晚期,青銅劍的制作達到成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在劍身和把手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作“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上面會有裝飾物,以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
西漢以后,鐵制兵器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青銅劍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近代以來,通過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全國各地在田野考古發(fā)掘中相繼出土了種類繁多的青銅劍,特別是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堪稱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