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由來及座次怎么排?八仙桌吃飯有哪些規(guī)矩?
堇色安年
八仙桌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悠久的傳統(tǒng)家具,據(jù)說在上古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因為八仙桌是正方形,而且比較寬大,每邊都能做兩個人,所以就叫八仙桌。我們都知道古人在飯桌上的規(guī)矩很多,小時候父母應(yīng)該多多少少也會教給我們一些,那在八仙桌上吃飯又有哪些規(guī)矩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講述。不管是自家人吃飯,還是招待朋友,八仙桌的座次都會不一樣,一般長輩會做首席首位,然后按輩分依次排列。

八仙桌結(jié)構(gòu)簡單,用料經(jīng)濟,一件家具僅腿、邊、牙板三個部件。
現(xiàn)今可考的八仙桌至少在遼金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清盛行。
尤其是清代,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幾乎家家都可以尋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

八仙桌由來與八仙有關(guān)。
八仙,即“八仙過海”之八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等俗語說的就是這八仙。
所謂八仙有多種說法,比較認可的八仙即鐵拐李、鐘離權(quán)、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人。

話說那年玉皇大帝做壽宴請各處神仙,八仙欣然赴宴,雖然可騰云駕霧速達,但因留戀人間美景,于是優(yōu)哉游哉。
一天到了一處名山,只見古木參天、奇花飄香,張果老建議小憩,八仙各顯神通變出石桌、石凳、香茗、鮮果等,品茗賞景。
此石桌因八仙用過,就叫八仙桌,人們追求吉祥就稱食飯桌為八仙桌。

講究的人家制作八仙桌會選用上好的木料,甚至還用紅漆把八仙桌刷成紅色,使它更神圣充滿喜氣。
因為是家中的大型家具,而且也是追求吉祥的食飯桌,所以在八仙桌上有不少規(guī)矩。
如它不能放衣服,特別是女人衣褲;小孩子不能坐桌;不能用棍子敲桌;雞飛上桌要立馬趕走;不能用利器劃桌等。

當然,追求祥和、禮儀的家人對擺放八仙桌和宴席座位也有考究。
節(jié)慶喜慶諸如春節(jié)、中秋等祭祖拜神,還有結(jié)婚、做壽、喬遷等的喜宴,八仙桌應(yīng)橫擺,即桌面木板條紋與上廳后墻平行,以求擋住喜氣使之停留家中泰運長行。
喪事則擺直桌條紋對大門,讓晦氣衰運直出,遠離家門。

在過去八仙桌也是尊貴禮儀的象征。
家里來客人了,要將客人引至太師椅上,奉上茶水、點心,若是來的客人多,就將八仙桌抬出來,四面擺上八只椅子或方凳。

在宴席座位安排方面則體現(xiàn)尊老敬賢,首席首位(上橫左邊)因名目不同而異。
如兒子結(jié)婚老外家為大,做娘的娘家尊長坐首席首位;滿月新外家為大,即孩子母親娘家尊長坐首席首位;喬遷新屋是泥水師傅坐首位,木匠師傅次之;做壽則壽星坐首位等。

其實現(xiàn)在八仙桌很少了,在今天盛行的圓桌時代,八仙桌雖有使用,卻只有過去的人才講究這些以往的規(guī)矩。
八仙桌大概也因此承載著這樣留存的古風(fēng),且延續(xù)著鄉(xiāng)村的傳統(tǒng)禮儀。
這一層美好,大概是與都市生活的疏離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