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盤古開天地之前 世界是什么樣的?
心比人美
一直以來,我國古代的各種神話傳說當中,這個世界的起源,就是盤古開天地,因為有了盤古開天辟地,有了天和地,才有了后來的女媧造人,有了人才有了后世的一切,所以,盤古開天地被認為是神話中世界的起源。不過,有了盤古之后才有了一切,那么在盤古之前又是什么?這個世界在盤古開天地之前是一個什么樣子的?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有很多傳說故事,雖然很少有第一手文獻資料,但通過人們口口相傳,最后都被系統(tǒng)化,整理成冊,便于人們學習研究。
在眾多神話傳說中,祖輩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女媧造人”、“盤古開天”了,但每次將起這兩個故事,我就不免會問:既然是女媧造人,那女媧又從何而來?盤古開天,那盤古是從何而來呢?
我想,很多人都會和我有一樣的疑問吧,其實,不光現(xiàn)代人會疑惑,古人也會疑惑,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就問過類似的問題。
今天我想說一下我自己對盤古的認識,個人學識淺薄,所知有限,如有訛誤,還望指出,但我們只談神話傳說,看過什么《物種起源》的科學家,請移步科學領域,我跟你講傳說,你跟我講科學,就非常不人道了。
01屈原問天
屈原在他的詩歌《天問》中,把人們口中相傳的故事都大膽懷疑了個遍,從天地未開,問到他所在的戰(zhàn)國時期,從神話傳說、到歷史興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屈原不敢問的。
天問,就是問天,向天發(fā)出疑問的意思,但這個天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講的天,而是類似道家所講的“道”,是一種事物現(xiàn)象的總稱,古代哲學稱之為“法象”,在《天問》中,屈原一來就問:“天地是怎么形成的?”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然后,他從對天地的疑問,轉(zhuǎn)入對神話傳說的疑問,他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說,我知道人類是女媧創(chuàng)造的,但是你告訴我,女媧又是誰創(chuàng)造的?
這是不是和我們前面對盤古的疑問非常相似?實際上,屈原的天問,就是人類對不了解的事情的思考和探索,不止屈原有這些疑問,春秋以來,諸子百家都對這些事有自己探索和解答,比如老子就探索過萬物的由來。
02盤古開天辟地
這個傳說我們都非常熟悉了,從小聽到大,是說當天地還是一片混沌,像個雞蛋一般,一個叫盤古的大神從睡夢中醒來,他見四周一片混沌,大喊一聲:“要有光!”,然后操起身邊的斧子一頓猛劈,講混沌劈開,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天地由此而開。
盤古害怕天地再次相合,于是以頭頂天,以腳踏地,此后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的身高也長高一丈,很多很多年之后,天地之間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固了,不再需要盤古頂天立地,而這位大神也累得倒下了。之后,盤古的氣息化為風云、聲音化作雷聲、眼睛變成日月、四肢變?yōu)樗臉O、血液化作江河、汗水化作雨露。
03文獻記載
盤古開天辟地的傳說流傳了很久很久,但是直到三國時期,才被一個叫徐整的人整理成籍,這就是記載盤古開天以來歷史傳說的《三五歷紀》,這本書現(xiàn)已失傳,其中部分收錄在《述異記》中,得以流傳: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后乃有三皇。
三皇五帝,夠久遠了吧,可是盤古開天地之后,才有三皇誕生,如果按照神話排名,盤古妥妥是第一位。
要知道,不論是《三五歷紀》還是后來的《述異記》,作者著書,都不是自己憑空想象拼湊出來的,而是對已有傳說故事的整理,因此,雖然盤古的故事最早文獻記載出現(xiàn)在三國時期,但我們不能因此說盤古是三國時期才被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
就像《聊齋志異》,蒲松齡先生整理了很多民間流傳的鬼狐故事,但我們不能說鬼狐之事是蒲松齡先生創(chuàng)造的。
04盤古起源
孔子講述而不作,就說只將事情說出來,不加入自己的思想,不加創(chuàng)作和記錄。再往孔子之前,能被文字記錄下來的就更少了,這就造成了考證困難。很多西方國家不承認中國夏朝的存在,就是因為沒有相關(guān)的文字記載。
著名學者呂思勉先生在談到盤古故事時就說:“蓋其說甚舊,故傳之甚廣”意思是盤古的傳說不是憑空杜撰,它流傳甚廣的原因是,這些故事來源十分久遠。
關(guān)于盤古的起源,一般主流的說法是,源于百越之地,百越就是指中國南方沿海地方,也就是后來人們說的南蠻之地,如果再細致一點,那就是廣東地區(qū),所以有人說盤古是廣東人的祖先。這個說法,和《述異記》的記載十分相符:“南海中盤古國……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nèi)倮铮自坪笕俗吩岜P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
很久以前,在南海深處有個國家,名叫盤古國……直到現(xiàn)在(南朝),那里還有盤古墓和盤古廟,人們依然有著祭祀盤古的風俗。根據(jù)專家學者的考證,認為盤古國所在地就是現(xiàn)今的廣東省爐山地區(qū),那里是古代瑤族人生活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國是在太大了,盤古的神話也不只是流傳于百越地區(qū),所以這個說法也有爭議。
主流認為這個說法靠譜。是因為很多跟盤古文化相關(guān)的歷史遺跡都在百越之地被發(fā)現(xiàn)。
05盤古其實是槃瓠(pánhù)?
槃瓠最初是高辛氏的一條狗,高辛氏是黃帝的曾孫,上古五帝一直的帝嚳(kù)是也。相傳在帝嚳時期,有人作亂,帝嚳就說誰能取他首級,我將封他千里之地、千兩黃金、還把女兒嫁給他。
別看槃瓠平時悶著頭一聲不吭,殊不知不叫的狗才會咬人,他聽見帝嚳這樣一說,跳起來對著亂軍首領的頭就是一口,把人頭給咬下來了。帝嚳能怎么辦,帝嚳也很絕望啊,只能把女兒嫁給這條狗當了妻子,有句罵人的話,你懂的(斜眼)。
自此,槃瓠有了自己的封地,當?shù)厝嗣窬妥鹚麨樽嫦?,槃瓠也因此化作人形?/p>
這個故事流傳最廣的地方也恰巧就在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根據(jù)我們之前所說的盤古起于百越之地的說法,再加上槃瓠與盤古諧音,有人因此斷定說盤古就是槃瓠。
呂思勉先生說:“胡說八道!”我也認為,盤古和槃瓠不是一回事兒,你想啊,盤古是開天地之神,槃瓠只是南蠻始祖,并且一個的形象是頂天立地的巨人,另一個是一條狗,差距實在太大了,若只因為諧音就斷定兩者的關(guān)系,未免太隨意了些。
06盤古是外來神?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盤古的故事源于印度,因為《三五歷紀》的時期是三國,在此之前并沒有盤古的傳說,而佛教傳入中國也正好是兩漢時期,并且在盤古的故事中,一些地方與佛教故事有類似之處。
這個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有個核心問題卻沒有辦法解釋:“如果盤古開天辟地始于三國時期,那在三國之前,中國人如何解釋天地的形成?”
實際上,所有宗教與神話都有相關(guān)之處,碰巧遇上了也不是沒有可能,要論相關(guān)性,中國古代哲學與盤古開天地的相關(guān)性更高,比如在老子之前,天是最高級別的神,而從老子開始,人們才對天地形成有了思考和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薄独献印?/p>
07遠古符號
在遠古時期,文字還沒有被創(chuàng)造出來,人們只能靠口口相傳,遇到簡單的事情,可以用結(jié)繩記事的辦法來記錄。那么,既然有結(jié)繩記事,那肯定也會有其他的記事方式吧,比如把一個簡單的符號刻在石頭上,又或者作一幅簡單的畫在石頭上。
這些符號和畫,就是后人研究原始先民文化極其重要的素材。在一個出土的青銅方鼎上,有一個特殊的“十”字符號,經(jīng)過郭沫若等專家的研究,他們確定這個符號代表盤古之意。同樣的,雖然符號見于青銅方鼎上,但我們不能因此斷定盤古誕生于青銅時期。
08云南滄源巖畫
考古專家在云南滄源發(fā)現(xiàn)了很多壁畫,其中可以識別辨認的多大1063個,是十分重要且珍貴的歷史資料,距今至少有3000年歷史。其中,有人、有動物、有房屋、樹木,表現(xiàn)內(nèi)容也很豐富,有狩獵采集、有戰(zhàn)爭舞蹈。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幅畫中,畫了一個人,他一首拿著斧子,一首拿著木頭,兩腿直立頂天立地,頭上還在發(fā)光。這就跟盤古的形象非常接近了,而頭上的光,則應該代表著太陽。
09麻栗坡大王巖畫
隨著麻栗坡大王巖畫被發(fā)現(xiàn),學者就沒有停止過對它的解讀,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明,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源于很久遠的時期。
首先,根據(jù)文獻記載,盤古神頂天立地,隨著天日日增高,盤古的身體也會日日增長,而大王巖畫中,就有兩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其次,在《述異記》中,明確記載了盤古氏有妻,他們夫妻兩人代表著陰陽,大王巖畫中的兩個巨人,分別有3根手指和4根手指,根據(jù)易學理論,3代表陽和天、4代表陰和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系辭上傳》
并且,以手指記數(shù),也是易學中會使用到的方法,那些算命先生,不論是江湖騙子還是真正的高人,都會強調(diào)自己精通《易經(jīng)》,他們在卜卦算命的時候,都會掐指一算?!氨P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述異記》
經(jīng)過考古,可以確定大王壁畫是新時期時代的遺址,而新時期時代,至少可以贅述到距今10000年前。由此,不論是滄源巖畫、大王巖畫、神秘符號,都至少可以證明,盤古是中國遠古時期就存在神話人物,是中國特有的神,并非外來。
至于盤古是不是真實存在,這個并不重要,西方人相信人類是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而來、古希臘也有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世傳說,其實都是一樣的道理。神話與傳說,都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探索,先民把對世界未知,賦予浪漫瑰麗的想象,編織成神話傳說,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