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能成為女帝最重要的是什么
宿醉
貞觀之治留下的禍患,到武則天時期正好爆發(fā),為了掌控絲綢之路,李治時期擴張得太快,再加上武則天是個女人,她能穩(wěn)住不讓國家崩潰,已經(jīng)不錯了,算是中等皇帝??紤]武則天的統(tǒng)治功績至少要從天后時期算起,即顯慶5年后,唐滅高句麗就是這之后發(fā)生的,能算在其身上,李治生病,兩次發(fā)兵滅高句麗都有武則天參與決策。要再早還能從立為皇后即顯慶元年算起,那還有平定西突厥的武功,唐疆域最大時期就是二圣治下。
武則天晚年由于后突厥崛起,導致北邊的都護府不再稱藩,國土縮減也是確實存在,甚至一度喪失北邊領(lǐng)土,后來又給打回來。武則天確實是一個武功平平的帝王,不是能夠親自率兵出征的帝王,也不是有很強軍事眼光統(tǒng)攝全局的帝王,是一個在軍事方面吃將領(lǐng)的帝王,但沒見她自毀長城,瞎搞,將領(lǐng)強她就打得過還擴土,將領(lǐng)弱她就打不過和別人談和??偨Y(jié)就是武功中規(guī)中矩,合格線上,還得靠文治拉業(yè)績。
無字碑沒有字,跟武則天敢不敢沒關(guān)系,給皇帝立碑記功德就是武則天創(chuàng)造的。是下任皇帝給前任記功,她的沒留下文字也絕對不是她本意,字格都已經(jīng)刻好了,大概率是李唐復興后李顯迫于壓力或當時情況復雜就一直耽擱沒刻,重點是李顯的碑也是無字碑。
另外,武則天能在男權(quán)社會里站住腳,心狠手辣是少不了的,她一生殺人無數(shù),晚年還讓人投擲金柬祈求上天饒恕她的罪過,此人雖然有局限性,但是她的格局絕對不會像某些人說的這么小,雖然她對她兒子們狠,那是因為某種意義上,她跟兒子們是競爭關(guān)系,你不能拿普遍意義上的母子親情來衡量武則天,但是權(quán)衡利弊還是立李家人為太子,你說她是否有動搖,肯定動搖過,包括狄仁杰等一直也在勸她要立自己兒子為太子,你別管她內(nèi)心是否情愿,但是她最后還是選擇了李家,證明她格局是有的。
自武則天之后的唐朝皇帝全是武則天與李治的后代,反對武則天就是否認自己,即使是最討厭她的李隆基也沒有否認。其實武則天要求和高宗合葬也是很明智的,后世子孫若要挖墳,就等于是刨了自己祖墳了。李隆基雖然恨武則天,但他不得不承認,沒有武則天,他爸就沒有機會當皇帝,他當皇帝就更沒有一點正當性了。
武則天就是個普通的皇帝而已,有人黑她,是因為她是個女人,而當時是男權(quán)社會,有些人看不慣女人當皇帝,所以黑她。而且武則天篡位以后,造成的問題也不少,因為武則天剛當皇帝,手上的權(quán)力不足,沒有太過深厚的背景,屠殺過不少反對她的將領(lǐng),扶植她自己的親信,她的親信里面有不少是草包,根本就沒有帶兵打仗能力,導致丟失了西域漠北不少領(lǐng)土,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如果不殺他們的話,她的皇位也坐不穩(wěn)。
武則天對外用兵方面,丟失國土有點生氣,可說到底,我們這樣看,是將武則天與其他帝王,或者與其他有功績的帝王相比的,就是肯定她作為皇帝的功績。歷史上很多女性政治家,總是被人詬病,呂后,罵她殘忍,可她對當時的百姓是很好的。宋朝的劉娥,自己對百姓好,更是教導出仁宗這樣一個好皇帝,卻有人編一出貍貓換太子來污蔑她。所以,那些酸溜溜的文人,不是真覺得武則天做到不好,只是嫌棄武則天是個女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