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對手的思維進入我的邏輯
妙晴
如果你喜歡看體育比賽,你一定會發(fā)覺,那些越有經(jīng)驗的運動員,上場之后越能迅速地抓住整場比賽的操控點。對操控點的把握不只是專業(yè)技能的較量,同時也是心理的較量,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智慧的較量。
快速弄清對手的招數(shù):還是從運動員的比賽說起。比如,在比賽中很難說誰勝誰負,畢竟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有一定的技能,但是誰在比賽中誰抓住主動權(quán),誰就可以獲勝。這就牽扯到一個搶占主動權(quán)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搶占先機”。
把握機會 看清局勢:在比賽中,你很有可能遇見比自己更強的對手,這時如果你適當“示弱”就有可能“逃脫”強勢一方的邏輯思維控制。那是雙方都不愿意面對,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彼此之前的交流全部白費。敵人在明處,總比藏在暗處更好,但如果真走到哪一步,必須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更加留意,以便扭轉(zhuǎn)局勢。
做足準備 達成共識:你首先要對對手有一定了解。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你如果能把對手研究透徹,也就可以順利了解對方的心理了,對手的欲望、擔(dān)憂、行事風(fēng)格、交際范圍、生平、背景,這些都可以成為你抓住他人心理的契機。
主義行事風(fēng)格和語言特色:我們?nèi)绾卧谧疃痰臅r間內(nèi),弄清楚對方的思維方式呢?這需要我們從最能體現(xiàn)思維的行為和語言入手。一位心理學(xué)家曾經(jīng)說過,四肢對它們的主人最忠誠,通過對四肢的觀察,我們不僅能知道對方的心理反應(yīng),還能看出對方的思維方式。
找到突破口,緊緊抓住對方的思維邏輯:尋覓突破口就是在“求同存異”的基礎(chǔ)上,與對手進行交流,刻意攻擊或者是在敵意狀態(tài)下開始交流只會引起對方反感,無濟于事。但是,交往要拒絕平淡,你應(yīng)該在保證交流的前提下有能吸引對手的東西。無論我們處理的人際關(guān)系是敵對關(guān)系,還是合作關(guān)系,我們都應(yīng)該抓住人際關(guān)系的突破點。
梳理好自己的思維邏輯:你與對方交流之前,要迅速地將自己的思維邏輯整理好,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程。你的觀念或者是絕技,如果在與對方交流之前,還沒得到一次系列而有序的梳理,在與對方交流之時,就展示不出來,即便勉強展示出來,也展示不好。
掌握主動權(quán):如果你沒有主動權(quán),你的邏輯思維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停地用自己的經(jīng)驗去理解別人的邏輯,后果自然是,要么你糊里糊涂、一頭霧水,要么你被他人“洗腦”、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聽“獨立思考”,但現(xiàn)實情況是,我們大多時候都生活在別人的司偉忠。
理清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在任何邏輯思維中,都離不開時空,人類的邏輯思維是以宇宙作為載體的。任何憑空想象,或者無稽荒誕的浮想,都不符合人類正常交往活動的四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