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窟 佛教文化的藝術寶庫(你去過幾個)(2)
雪艷Sama
三、麥積山石窟
地址: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
麥積山石窟是國家旅游景區(qū)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建于384-417年之間現(xiàn)在保存的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以及很長的壁畫,擁有精美的泥塑藝術享譽海內(nèi)外,這里自然自然豐富保留大量的宗教藝術建筑等實物資料反映了中國古代泥塑藝術的演變過程為佛教文化提供很重要的資料,被國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這里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xiàn)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tǒng)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fā)展和演變過程。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墻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墻面的圓塑,粘貼在墻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shù)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四、云岡石窟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
云岡石窟創(chuàng)建于公元453年北魏時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內(nèi),這里保存有洞窟45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在中國四大名窟中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石窟群,是中國石窟藝術寶庫反映了中國東方藝術文化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云岡中期石窟出現(xiàn)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云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xiàn)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