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風俗是什么?
和洽
中國人對于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jié),對于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么網友們知道中秋節(jié)風俗是什么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祭月自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的了,到了唐代,賞月之風大起,唐朝的詩人們也對月亮寄托的很多情感,寫下了無數關于月亮的詩句。也借著月亮的陰晴圓缺,表達了無數國人的喜怒哀樂,直到現在,中秋賞月也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節(jié)目。
2、月餅,中秋節(jié)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實食物。圓形的月餅和中秋節(jié)的月亮遙想呼應,也代表著團團圓圓。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和中秋節(jié)已不可分割,一提到月餅,必然會想到中秋,反之,亦然。月餅一詞,最早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當時僅代表一種點心,經過時間的推移,月餅已推向大眾,成為了中秋節(jié)必不可少的一道甜點。
3、猜燈謎。猜謎是一道歷史悠久的智力活動,起源于易經八卦。通過提示性文字或者圖畫,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猜出指定范圍內的文字或者事務。每每猜出答案,還可以獲得一些特定的獎勵。一般來說,獎勵在其次,主要是猜燈謎的過程以及猜出答案的成就感,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
4、燃燈。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5、喝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桂花酒為中國重慶北碚的特產。在中秋佳節(jié),民間自古有飲桂花酒的習俗。酒度15-20。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享受。
6、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代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中觀潮記載表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
7、舞火龍。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jié)最富傳統(tǒng)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qū)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jié)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很是熱鬧
對于中秋習俗,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在你的家鄉(xiāng),又有哪些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