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椿
欺煙
紅椿,學名:Toona ciliata Roem
科名:楝科 Meliaceae
保護等級:Ⅲ
現(xiàn)狀:漸危種。分布雖廣,但很零星,因過度砍伐,資源已日益減少,瀕臨滅絕。
保護措施:列為保護對象,劃保護林或母樹林,并栽培繁殖,營造人工林。
落葉或近常綠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褐色,呈鱗片狀縱裂;嫩枝初被柔毛,后變無毛。葉為羽狀復葉,長25-40厘米,葉柄長6-10厘米;小葉7-14對,紙質,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稍偏斜,全緣,上面無毛,下面僅脈腋有束毛。圓錐花序頂生,與葉近等長或稍短;花兩性,白色,有香氣,具短梗;花萼短,裂片卵圓形;花瓣5,長圓形,長4-5毫米;雄蕊5,花絲無毛,花藥比花絲短;子房5室,胚珠每室8-10,子房和花柱密被粗毛,柱頭無毛。蒴果長橢圓形,長2.5-3.5厘米,直徑8-10毫米,果皮厚,木質,干時褐色,皮孔明顯;種子兩端具膜質翅,翅長圓狀卵形,長約1.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通常上翅比下翅長。3-6月開花,果實10-12月成熟。
紅椿主要分布于低山緩坡谷地中或中山地帶。分布區(qū)的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15-22℃,極端最低溫-3至-12℃,年降水量1250-1750毫米,相對濕度80{bf}。土壤為紅壤和磚紅壤,pH值4.5-6.0。紅椿為陽性樹種,不耐庇蔭,但幼苗或幼樹可稍耐陰。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疏林中,生長較快。
分布:安徽;福建南靖;廣東樂昌;海南定安;廣西賀縣、龍勝、那坡;湖南花恒;貴州冊亨;四川南川;云南蒙自、保山。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
經(jīng)濟價值:珍貴速生用材樹種,最適宜作高級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