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的名詞活用有什么類型
曉娜桑
古代漢語是與現(xiàn)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它是漢族的古代語言。從廣義上說,凡五四運動前漢族人民使用的語言都可以看成是古漢語。那么古代漢語的名詞活用有什么類型?
1、古代漢語中的名詞活用,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活用作動詞,一種是活用為狀語。
一、名詞活用為動詞??梢苑譃槊~活用為一般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三種類型。
2、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有些名詞可以作動詞用,在句子中充任謂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3、名詞+名詞。如果一個句子中有兩個名詞連用,這兩個名詞即不是并列關(guān)系、同位語關(guān)系,又不是偏正關(guān)系,句中也沒有其它動詞作謂語,那么其中的一個名詞就是活用作動詞。例如:范曾數(shù)目項王。例子中的“目”,名詞作動詞,當“看、使眼色”講,作謂語,“項王”為其賓語。
4、能愿動詞+名詞。能愿動詞的位置是在動詞之前的,當一個名詞置于能愿動詞之后,句中又沒有其它動詞時,這個名詞作動詞用。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例子中的“水”,名詞,在能愿動詞“能“之后用作動詞,當“泅水”講,作謂語。
5、名詞+補語。補語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動詞之后。當一個名詞在補語之前,句中又沒有其它動詞時,這個名詞作動詞用。例如:沛公軍霸上。例中的“軍”置于補語之前活用為動詞,意為“駐扎”。
6、否定副詞+名詞。否定副詞往往置于動詞之前修飾動詞的。所以緊接在否定副詞之后的名詞通常用作動詞。例如:小信未福,神弗福也。例子中的“福”緊接在否定副詞“弗”之后,活用為動詞,作謂語,當“保佑”講。
7、名詞的使動用法。指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王我”是“使我王”,即“使我為王”。
8、名詞用作意動詞。就是名詞帶上賓語,主觀上對賓語會有“感到它怎樣”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例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皯n愁”,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憂愁。
9、名詞作狀語。有些名詞用在動詞的前面,對這個動詞起著直接修飾或限制作用,在句中充任狀語,名詞作狀語的用法常見有以下3種類型:
10、表示比喻意。這是指拿用作狀語的那個名詞的動態(tài)來描繪它所修飾的那個動詞所表示的狀態(tài),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像……一樣,像……似的。例如:有狼當?shù)?,人立而啼?!叭恕弊鳡钫Z修飾動詞“立”,意為像人一樣站立著。
11、表示對待人的態(tài)度。這是把動詞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當作狀語的那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來看待,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當作……那樣”和“像對待……那樣。例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靶帧泵~修飾動詞“事”,作狀語。
12、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憑借的工具或動作行為使用的方法。例如: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名詞“廷”表示動作行為“見”發(fā)生的處所,意為“在廷上”。
以上的就是關(guān)于古代漢語的名詞活用有什么類型的內(nèi)容介紹了。